是空对空,还是实打实,决定着作风建设的成效。
天下事,以实则治,以文则不治。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好作风的基础是“实”。“实”是一种要求,一种品质,一种责任。离开了求实求是,就会失去正确的遵循,偏离发展的轨道。
焦裕禄为什么能为兰考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?就是因为他凡事探求就里,笃信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”,不愿坐在办公室听汇报,不搞“闭塞眼睛捉麻雀”“瞎子摸鱼”那一套。在兰考的470天中,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,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个进行了走访调研,抓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“牛鼻子”。
实言实行实心,无不孚人之理。求实求是才有实效实绩。当前,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。市县基层的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,既有“接地气”的便利,也有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而对作风问题认识不清的局限。作为党员干部,只有到一线去,到现场去,摸准群众思想的脉、点到不良作风的穴,才能把改作风的决心和成效体现到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上,体现到为民办实事、做好事、解难事的实绩上。
善除恶者察其本,善理疾者绝其源。不求就里,难寻病根;不务实情,难务实事。基层“四风”的表现多种多样,原因也各有不同,如果不追根溯源、寻根究底,就不可能予以根除,就会产生“割韭菜”之效。群众的所思所盼、一线的实际困难,并非浮在表面、一眼可见,如果不深入调研,就不能真正了解、全面洞察,也不可能作出科学决策。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是个复杂艰巨的工程,如果不拜基层为师,不把“路况”掌握清楚,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
当下的基层与以往大不相同,昨天熟悉不等于今天熟悉。大力纠治“四风”,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,仅靠第一批活动的经验还远远不够。在“群众家门口”开展活动,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,譬如如何锻造“地基中的钢筋”,如何留住基层优秀人才,如何做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,诸如此类的问题,都需要我们深入实际、深入一线,开展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。俗话说,求得就里,开得药方。坚持实事求是、求真务实,把调研搞扎实,把论证搞充分,决策才能科学,问题才能有效解决。
千古风流在担当,万里功名须躬行。不以实立身,不以实为守,不以实干事,必败!今天,我们抓作风、改作风、转作风,就要像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,“谋事要实、创业要实、做人要实”,多下基层调查研究、掌握第一手情况,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。如此,党员干部才能成为“焦裕禄式”的人民公仆,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际成效,好作风才能真正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、固化为制、演化为习。
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2014-4-15)